关税重压下的波音危机
2025年4月11日,中国宣布对美国飞机加征125%关税,这让波音737 MAX的到岸价大幅飙升,直接超出了中国航司的承受范围。一架原本5500万美元的737 MAX,叠加关税后价格比空客A320neo高出45%,而同样预算能买两架国产C919客机了。厦门航空那架喷涂完成的737 MAX 9从舟山起飞返美,宣告了波音在中国市场的受挫。此外,波音还面临供应链危机,中国宝钛集团暂停出口TA15钛合金,成都方向舵供应中断,生产线被迫降速。
印马的“接盘”算盘
就在波音焦头烂额时,马来西亚航空和印度航空愿意接手中国退货的飞机。马航声称这是扩张机队的好机会,但这场“接盘”实则是商业算计。波音给马航骨折价甩卖,比市场价低30%,还承担关税差额;印度航空要求提前交付以消化产能。不过,马航要求改装商务舱布局,这让波音面临改装困境,成本大增。而且西雅图工厂还有大量未交付飞机,库存压力巨大。
技术信任危机与中国航空崛起
波音自身技术危机也让其雪上加霜。2024年初舱门脱落事件后,中国民航局发现波音驾驶舱录音装置电池有篡改痕迹。反观中国航空业,C919发展迅速,2025年4月越捷航空用C919开通新航线,上座率极高。C919在技术参数上也优势明显,机身复合材料占比15%,比737 MAX轻8%,国产发动机油耗更低。
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
波音的危机还引发了全球航空产业链的连锁反应。日本三菱重工暂停为波音供应碳纤维机翼,转投中国商飞;意大利莱昂纳多集团因波音付款逾期,将舱门订单转给空客。中航工业高薪挖角,导致波音西雅图工厂人才流失。空客在天津增设总装线,巴西航空工业趁机推销产品,中国商飞还推行飞机租赁人民币结算,挑战美元体系。
谁才是真正的输家?
表面上看,马来西亚和印度似乎得了便宜,但波音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扩大,市值蒸发严重。更关键的是技术断层,波音砍掉797超音速客机研发预算,而中国却在同步推进相关项目。当27架波音飞机无奈返航时,舟山工厂已在改装C919交付中心。波音失去的不仅是中国市场,更是未来航空科技革命的入场券,这场风波将成为全球制造业权力转移的里程碑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旅游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惊了!被中国拒收的27架波音飞机,为何被印马疯抢?背后真相令人咋舌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